沈岳明
1937年,有一对犹太兄弟——麦克·麦当劳和迪克·麦当劳,因受经济萧条的影响,高中毕业后被迫离家外出,从美国东海岸来到加利福尼亚,开设了一家汽车餐厅。结果生意异常红火。
同年,一位屡遭失业打击,名叫雷蒙·克罗克的美国人,终于当上了一家小公司的老板。可是公司前景不容乐观,虽苦心经营,生意仍只能勉强维持。这时,已接近50岁的克罗克,眼看就要默默无闻地了却一生了。
一个偶然的机会,克罗克走进了麦当劳兄弟的餐馆。克罗克发现,小小的餐厅里竟然挤满了人,生意好得令克罗克吃惊。克罗克马上察觉到麦氏兄弟已经踏进了一座“金矿”。他立刻进店找到这两个犹太人,问他们生意这么好,为何不多开几家分店?
但是,麦当劳兄弟却摇了摇头,指着附近的山坡,说:“你看到上面那栋房子了吗?那就是我们的家。我们喜欢那个地方,要是连锁餐馆开得太多了,我们就忙得甭想回家了!” 很显然,麦氏兄弟身在“金矿”却不识“金”。
克罗克非常清楚,如果麦当劳兄弟这么守着餐馆,就是再好的生意,盈利也是非常有限的,而如果将这个餐馆交给他来打理,情形就大不相同了。于是,克罗克请求麦当劳兄弟雇用他来当餐厅的经理,麦当劳兄弟当然看不上这么个糟老头子。最后,克罗克请求麦当劳兄弟将餐厅卖给他。麦当劳兄弟坚决不同意。
为了让克罗克死了这份心,麦当劳兄弟给克罗克开出了一个天价:非270万美元不卖!其中兄弟俩每人100万美元,交税70万美元,而且一定要现金。克罗克差点气得晕倒在地。当时那家餐厅最多值7万美元,而他们却开价270万美元,这就好比用一头牛的价钱去购买一只兔子!很显然,麦当劳兄弟并不想转让这家餐厅。
令麦氏兄弟没想到的是,克罗克竟然答应了。经过多方筹措,克罗克终于借贷到270万美元,并买下了麦当劳餐馆的名号、商标、版权以及烹饪配方。至此,麦当劳快餐店就归于克罗克的名下了。虽然公司的名号仍叫麦当劳,却与麦当劳兄弟毫无关系了。麦氏兄弟是麦当劳公司的创业者,但他们显然不是做大生意的人。克罗克说:“他们比我年轻,可他们都歇手不干了。但我的事业才刚刚开始!”
如今的麦当劳餐厅已经成为大型的连锁快餐集团,分店遍布全世界六大洲百余个国家,总数有3万多家。就2001年的总收入已达到148.7亿美元,净利润为16.4亿美元。
而麦氏兄弟呢?一位已于1971年过世,另一位生活得也很优裕,很显然,他那100万美元一定是投到较好的行业中去了。但可以肯定的是,不论他投资到哪里,都不如拥有麦当劳好。
克罗克的座右铭是:世上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恒心。“才华”不能:才华横溢却一事无成的人并不少见;“天才”不能:是天才却得不到赏识者屡见不鲜;“教育”不能:受过教育而没有饭碗的人并不难找;只有恒心加上决心才是万能的!也许,这就是克罗克赢得巨大事业的成功诀窍。
《37度女人》2010年5期
评论